人生建议:凡事别太用力(深刻)

作者:浅居(富书作者),来源:富书(ID:kolfrc)

凡事顺其自然,尽力而为就好;事事做到有度,生活才能从容自渡。

演员陈道明在《我的演员之路》中讲到“努力”这样一个话题,他说:

“这个努力,有时候是一个好词,有时候也不是一个好词,努力让人变形。

你比如一扇门,你轻轻推开你会很优雅,当你推不开的时候,你努力推的时候,你就会变形。你的形体、你的心理都会变形。

所以有的时候,我觉得随着自己的境遇,随着自己的环境,应该清楚自己的所在,轻松一点的去执行自己的人生……”

诚然,人生不必太用力,最坏的结果,也不过是大器晚成,努力不过度,姿态才会好。

凡事顺其自然,尽力而为就好;事事做到有度,生活才能从容自渡。

而太用力的人生,往往事与愿违,甚至是一场灾难。

凡事用力过猛,是一场消耗

作家吕白说:“太用力的人往往太急躁,后劲不足。人生是长跑,不是百米冲刺。”

确实,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生命中重要的路,一定要慢慢跑。

如果一开始跑得过快,就会提前消耗毅力,最终无法到达终点。

犹记得几年前,刘德华计划连续巡回20场演唱会,但由于工作强度太大,唱到第14场时,他的嗓子发炎,声音嘶哑,已无法继续巡演。

但他为了不让粉丝失望,坚持上台,最终因用嗓过度,唱歌失声,含泪暂停了巡演。

身为一代天王,刘德华本想对粉丝负责,却因身体透支,不得不心怀愧疚退场。

其实,无论多好的事,一旦过了头,就很容易被反噬。

很多时候,说话做事、工作生活,尽职尽责就好,无需太使劲。

心理学家吉姆·柯林斯组织了3批人,走被称为“美国大陆最长的距离”的路程。

这段路程全长3000英里,地貌复杂,天气恶劣。

试验开始,3组成员分别制定了行走方案。

第一组成员计划天气好时,快速行进40-50英里,天气坏时休息;

第二组成员出发时激情高涨,每天行进50-60英里,预计3个月到达终点;

第三组成员则是无论天气好坏,每天都必须行进20英里。

5个月后,出乎人们的意料,只有第三组走完了全程。

原来,第一组太容易受天气影响,无法坚定的执行计划;

第二组前期急于求成,太过用力,后来便没了动力,逐渐失去了斗志;

只有第三组,规划明确,执行严格,有条不紊,最终到达终点。

其实,无论做什么,不仅要有不被外界干扰的稳定内核,还要有不急于一时,持续前行的续航力。

这世间,并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百米冲刺,当你把所有力气,都用在了开端,虽能跑得快,但很难跑得远。

就像古话讲的:“太刚易折,过强难久。”

人生要努力奔跑,但用力过猛,是一场消耗。

太用力的人生,往往事与愿违

你知道“穿针效应”吗?

试验员让人们比赛穿针引线,并为比赛结果设立了奖励。

实验中,人们为了获得奖品全力以赴,但当人们太过专注于比赛时,手就会止不住地颤抖,最终影响到穿针的速度,进而错失奖品。

这就是“穿针效应”,即当一个人越想做好一件事,越是用力,结果就越是不好。

生活中,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,相信你也有过相似的经历:

为拿下一个项目,连续熬夜出方案,最后项目没拿下,人先倒下了;

为了养生,各种忌口,但养生没做好,营养却失调了;

想要减肥,加大运动量,人没瘦,肌肉反被拉伤了。

其实,凡事都有度,一味用力向前,就会适得其反。

曾在网上看过作家吴淡如学习日语的故事。

吴淡如看到同宿舍的室友每天都会学习日语半小时,而且学得还挺好,便也想学习。

为了能赶超室友的学习成绩,吴淡如暗自计划每天学习两个小时。

她认为,如果别人每天学习30分钟,那自己多花几倍的时间去努力,一定能学得更好。

不曾想两小时的学习时间太长,而且中间很容易被其他琐事干扰,学业忙碌的时候,甚至还会没有时间学习。

就这样,她非但没有因为自己加倍地努力而赶超室友,反而放弃了日语的学习。

而她的室友在大学四年,始终坚持每天学30分钟,最终学有所成。

经此一事,吴淡如感慨道:“很多事用力过猛,就太容易不了了之。”

不得不说,很多时候,你越是努力,反而越早偏离既定航线。

人生当有追求,但追求太过用力,结果往往会背道而驰。

生活就像一根皮筋,扯得太紧,就会断裂,唯有松紧适度,才能如愿以偿,走得长远。

《小窗幽记》有言:“世间万物皆有度,无度胜事亦苦海。”

凡事张弛有度,不激进、不偏执,才是长久之道。

而太用力的人生,往往事与愿违。

真正清醒的人,赢在适度、毁于过度

用力取水,水就会从指缝溜走,只有温柔捧起,才能留住水;

用力握沙,沙就会从指间漏出,唯有适当松手,才能捧住沙。

网上有句话这样讲:“适可而止的贪婪叫努力,适可而止的欲望叫梦想。”

人生有度,好在适度,误在失度,坏在过度。

想要人生赢在适度,不妨试试以下几点:

1、凡事不激进,学会厚积薄发人

著名的“荷花定律”告诉人们,荷花的开放并不像其他花一样百花齐放,而是在第一天只开放一小部分,第二天则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。

直到第29天时,荷花也只是开了一半,但是在最后一天,荷花会开满另一半。

也就是说,荷花最后一天的绽放,是前29天的蓄势待发。

人生如是,我们应像荷花一样,前期不激进,蓄势厚积,而后薄发。

要知道,流水不争先,争的是滔滔不绝。

懂得沉潜的企鹅,才能顺利到达既定的彼岸。

2、降低期待,专注过程

杭州亚运会上,全红婵凭借“水花消失术”斩获女子跳水金牌。

夺冠后,有记者问她有没有说一定要站在这个领奖台时,她显得有些无措。

不善言辞的她回答:“不能这样想,肯定想站上领奖台,但不能说一定要站上领奖台,你这样想肯定不行的。”

确实,年龄不大的她深知面对比赛,不能期待过高。

而当她被问分数落后时,是什么样的心情?

她回复自己当时没有注意分数,主要还是想着动作。

记者追问在最后一跳之前,调整了很多动作,当时在想什么?

她也直言:想动作要领。

透过采访,我们看到了一个只专注于比赛过程,而不是结果的全红婵。

不得不说,当你很想成功的时候,就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。

当你降低期待,心无旁骛地努力,反而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。

3、拥有松弛感,保持自己的节奏

很喜欢人民日报上的这句话:“好的生活,不是拼命透支,而是款款而行。”
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人们习惯了激烈、快节奏的生活,保持松弛感成了很多人渴望,却难以触及的人生高度。

或许会对突然改变的计划感到懊恼,对没有达到的结果感到沮丧,对即将面对的挑战紧绷神经。

殊不知,很多时候,人在放松的状态下,才能将潜在的能量释放出来,达到预期的成果。

学会接纳突如其来的变故;学着享受努力的过程;学会以轻盈的姿态迎接未来。

你要做的,只是保持自己的节奏,拥有一份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的松弛感。

人在游泳的时候,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,认为游泳一定要用力划才能游得快。

殊不知,当你调动全身的力气,奋力向前冲时,水的阻力也会随之增大,你划得越是用力,速度越慢。

只有掌握相应的力度,才能如鱼得水般畅游水中。

很多事情,如果不能适当松弛,反而步履维艰。

毕竟,船行太快不易掌舵,弦绷太紧容易断裂,人生大可不必太用劲。

凡事力求竭尽全力,就会忘了初衷,失了重心,努力就会事倍功半。

正如《人间值得》里讲的:“人生不必太用力,坦率地接受每一天。”

一生就那么三万多天,你无须过度求满,因为水满则溢,月满则亏。

就像好的国画,都讲究“留白”,因为虚实之间,留白之处,才显意境。

人生如是,凡事太用力,注定走不远。

既如此,何不慢下来、缓一点,让自己不急不躁,款款而行。

余生,愿你我在风浪中稳步前行,将日子过得不疾不徐、从容自得。

点个在看,与君共勉。